热线电话
0631-5557555
上班时间
周一至周五
30年收藏、157万余枚像章、120吨的重量、8700平方米的毛泽东像章博物馆……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串联起于国杰执着的红色收藏之路。在这条路上,有寻访时的艰辛,有发现时的惊喜,也有错过时的遗憾,但正是这些珍贵的经历,铸就了于国杰“像章王”的荣耀与骄傲。
钢笔换来首枚藏品
“可以说,没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说起收藏毛泽东像章的初衷,于国杰开门见山地说,“他老人家开创新中国,又在最困难的时期实现了‘两弹一星’的实验成功,他注重国防建设与农村基础建设,如果没有他老人家当时的决策,我觉得,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这几十年来,我收集了很多像章,这些像章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通过像章也能看到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爱戴,对毛主席的感情。”
于国杰说这些话的时候,语调缓慢而真诚,他眸子里闪现着的是激动的泪花,思绪也似乎回到了他的少年时代。
于国杰收藏第一枚像章时,他正就读于蔄山初中三年级。有一天课间操,从教室前往操场的于国杰突然惊喜地发现,同班同学郑淘淘胸前佩戴着一枚小小的毛泽东像章。因为太崇拜毛主席了,于国杰便央求着淘淘将像章给他,可他求了一整天,淘淘说什么也不给。
第二天课间操,于国杰一着急,便将像章抢了过来。正在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语文老师带着课本走上讲台,于国杰一直入神地看着像章,压根没听课。说来也巧,语文老师突然提问于国杰,他愣在当场,好一会儿才硬着头皮说了一句:像章。没想到,语文老师不但没有责备他,还表扬他回答得不错。原来,老师在讲象征的修辞手法,而于国杰的回答正好被老师误听为象征。
这枚像章让于国杰爱不释手,为了将其据为己有,他将叔叔奖励给他的新钢笔送给了淘淘,最终换来这枚让他牵肠挂肚的第一枚像章。他将像章戴在胸前,顿时浑身感到了温暖,充满了力量,而这股力量也推动他走上了义无反顾的收藏路。从那以后,他看着像章就想买,不管是买的、换的、要的、五花百门,几年下来,到他结婚时,收藏的毛泽东像章足足装了4个大板箱。
雪花膏换章风波
1983年,于国杰和女友去镇上领了结婚证,然后买了一瓶雪花膏送给媳妇。两人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商量着要为婚礼购置一些结婚用品。可一踏进小商店,于国杰立马被墙壁上悬挂着的一枚硕大的毛主席像章勾走了魂。他兴奋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想都没想,一把将媳妇手中还没焐热的雪花膏递给看店的小姑娘,眼神极为诚恳地说:“你看看,用这个换,行吗?”小姑娘一看是雪花膏,爽快地答应了。
高高兴兴地拿着像章出了商店,于国杰完全忘记了身边的媳妇。媳妇心里有气,埋怨他不该将刚送给自己的雪花膏送人,他却振振有词:“雪花膏没了,可以再买,但是像章错过了,再没地儿可买了。”媳妇气得白了他一眼:“像章,像章,你就知道像章,我看你和像章结婚还差不多!”
他的媳妇回忆说,于国杰对像章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你别让他看见,只要他看见,他就要想方设法地将它弄回家。”而每次得到像章,他就如获珍宝,拿在手中反复端详,怎么看也看不够。
他媳妇常常没好气地说:“这像章有什么可看的,你天天盯着它看,是能看出个子丑寅卯来,还是能看出个金银财宝来?”
于国杰憋了半天憋出一句话:“说不定我将来还真能当个收藏家呢。”那句豪言壮语犹言在耳,就连于国杰也没想到,这句话在三十年后会变成华丽丽的现实。
走街串巷易物换章
刚结婚时,于国杰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为了养家糊口,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但顾客稀少。于是,他便拉起装满油盐酱醋的大板车,走出文登蔄山镇那个叫北申格的村子,来到周围的村庄,走街串巷地去叫卖。
那时候的人都很穷,几乎没有人拿钱来买东西。后来他就想了个办法,乡亲们可以用自家的东西来换,比如铜铁铝。改变了买卖的思路,于国杰竟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不少像章是由铝制作的,村民们纷纷拿着像章来换他们需要的商品,这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草庙子镇曹格庄村头,于国杰一出现,村民们便纷纷拿着家里的各种像章来易货,于国杰统统来者不拒,一会功夫,于国杰拉的一车物品就全部换光了。
回到家里,正在喂鸡的媳妇急忙放下手中的器具走过来,关切地问:今天卖得怎么样。他说还凑合,媳妇接过于国杰手上的袋子,听见叽里嘎啦的声响,脸上的笑容顿时垮了下来,埋怨道:“你一天到晚出去卖东西,钱没拿回来几个,天天净倒腾这么些像章,你说它是能吃能喝还是能盖房子?你闺女下个月就要交学费了,我看你能不能拿着像章去顶学费!”
那个时候,媳妇成天数落他。当年蔄山特别穷,当时村里流行着一句顺口溜:蔄山刘张一条穿,吃个饼子赛过年。于国杰家也是穷得叮当响,吃着地瓜面,住着小草房。就连于国杰的父母也说:“国杰再这么折腾,恐怕连老婆孩子也难养活。”
媳妇加入收藏行列
媳妇的反对他也能理解,可没办法,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情不自禁。每天回到家里,他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将一天收集的像章放在挂满像章的板子前挨个比对,如果与之前款式一样的,他就放起来,不一样的他就挂上板。媳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看你就抱着像章过日子吧。
每次他都憨憨一笑:“你懂什么,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时间长了,一到晚上,媳妇在炕上坐着缝缝补补,他则在旁边摆弄像章,那像章之间互相碰撞的声响,反而成了家庭里不可缺少的背景音乐。
每当于国杰端详着一枚枚小像章时,那眉宇间的幸福是那么明显,那眼神里的专注是那么深情,像章艺术的魅力也从他的指尖绽放。兴奋时,他还一边研究像章,一边给媳妇讲毛主席的光辉事迹,讲像章里的经典故事,媳妇的心也在一点点感动中被融化着。她转念一想,“有这个爱好,总比那些成天打扑克、搓麻将的爱好好多了。”媳妇逐渐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改变了原先的态度,甚至加入到他收藏的行列中。于国杰用这种“走街串巷、像章易货”的方式,将蔄山镇、草庙子镇乃至整个烟威地区的毛泽东像章通通搜罗了一遍。
之后,他开始将目光转向全国各地,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去全国各地搜集像章,他开始拼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有时工作累了,心里烦了,他就看看这些像章,想想毛主席他老人家那时候闹革命的艰难,顿时觉得自己受的这点苦根本不值一提。
在异地他乡的找寻路上,他则邂逅了很多与威海的毛泽东像章风格不同、造型不同、材质不同却让人叹为观止的藏品,很多甚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品。然而,与每一个孤品的相遇,与每一个藏家的相识,都不断丰富着他的收藏,也将他的收藏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每枚像章两个故事
音乐回响在宽阔明亮的毛泽东像章博物馆内,150多万枚像章汇聚成的红色海洋,像潮水一般澎湃而来。于国杰说,这些像章藏品中,很多是全国难得一见的孤品,这些年为收藏这些像章,他花了足足有几千万元。
这些藏品中,有一套是由758枚陶瓷像章组合而成的套章,每一枚上都可有一首毛主席诗词,连起来是毛主席一生中做的所有诗词,尚未公开发行,全球只此一套。还有一套景德镇烧制的100枚陶瓷像章,则象征了毛主席一生中的100个里程碑,背面刻写着事件经过。
抚摸着这些珍贵的藏品,于国杰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说,每一枚像章背后都藏有两个故事,一个是被时代赋予的故事,一个是我于国杰寻访它们的故事。
六赴云南购得孤品
在博物馆二楼摇篮厅,我们的目光定格在一个硕大的铝制像章上,这枚像章在那些成千上万的小像章环绕和映衬下,更显无限伟岸。于国杰说,为了收藏这枚馆藏最大的像章,他曾六赴云南。
这枚像章,原本属于云南一位姓靳的老先生。1993年,于国杰赴云南出差之余,开始在当地四处寻访毛主席像章,有人告诉他,当地有为靳老先生也搞红色收藏,于国杰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敲开了靳老先生的门。两人一交流,如遇知己,于国杰也在他的藏品中,一眼就看中了这枚直径足足有1.1米的大像章。
“这么大的像章,我第一次见,真让我大开眼界!”于国杰毫不掩饰自己的震撼与惊喜。搞收藏多年的于国杰,深知收藏这枚像章一定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和金钱,他想,只要对方开价,他绝不还价。于是,他试着询问对方,“这枚像章您有没有出手的打算?”闻言,老先生连忙摆手,“这枚像章,也是我收藏的最大最好的一枚,应该说是孤品了。现在对我来说,这像章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命根子。”
回到威海后,那枚像章一直让于国杰魂牵梦萦。他先后六次乘飞机专程赴云南,登门拜访靳老先生。最后,靳老先生被这个比他还执着的藏家打动了,内心开始陷入深深的挣扎。他反复思索着于国杰的话:自己年纪渐长,这些像章留给后人,他们根本不懂得收藏,也不知道这些像章的价值,而收藏的初衷则是为了能让像章完完整整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如果让于国杰将这枚像章带回毛泽东像章博物馆里,不仅能让像章馆的藏品更加丰富;对像章而言,也将是最好的归宿。最终,靳老先生微笑着将这枚他最珍爱的宝贝交到了于国杰的手中,尽管当时这枚像章花了于国杰8万元,但时光证明了这枚世界孤品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四十万元买一套章
在毛泽东像章博物馆中,除了形态各异的像章外,还有很多深烙着革命年代印记的藏品:红星闪闪照我心的油灯、祖国江山一片红地图……其中,让我们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三楼文艺厅里,一套制作精美的铝制八大样板戏挂件章,这套章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藏品。
时间回拨到1997年。那一年,于国杰去武汉出差时,打听到当地有人收藏了一套八枚样板戏挂件章,于国杰不顾一切地就去了。当见到藏品时,他激动地像个孩子,央求着人家将藏品卖给他,但对方说什么也不出手。
为了得到这套挂件章,他在当地逗留了几天,天天请对方吃饭,与对方交流他的收藏故事和收藏理想,当对方听到他要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毛主席像章纪念馆,将这些藏品供给世人参观,共同缅怀毛主席,对方终于被他打动,决定开价40万元进行转让。于国杰当时没有那么多钱,他便回到威海四处筹款,然后如获至宝地将这套八枚样板戏挂件章带回威海。
就这样,于国杰一路走一路收,不管到哪里,只要是他看上的像章,他就会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地将其收入囊中。
经年建成十三展厅
走到二楼的军章厅,从辛亥革命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军功章、奖章、勋章、纪念章,一一呈现眼前。于国杰说,我们馆收藏军功章的数量,比中国军事博物馆还要多。他随手指向一枚军功章说:“这是一位老将军送给我的,当他将这枚小小的军功章交到我手中时,郑重地对我说,每一个军功章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定要将这个故事流传下去。”后来,于国杰去看望过这位老将军好多次,两人成了忘年交。
老将军的一席话,点醒了于国杰:他从最初简单地收藏像章,转向深入研究每一枚像章,去发现和整理每一枚像章所承载的故事。为此,他聘请了全国20多位专家,加上毛泽东像章馆的工作人员,共30多人,整理了整整一年,按照历史的推进顺序,分设了13个主题展厅,将他收藏的150多万枚像章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布置到对应的展厅中。当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被还原出来后,于国杰也更加坚定着收藏的信心:他一定要将红色收藏做大做强,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因为这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白瓷茶壶盛情托付
在毛泽东像章博物馆三楼漫步,你随时会在橱窗、橱柜或角落里邂逅一些带有时代印记的茶壶或瓷器。于国杰说,最初他只收藏像章,后来是一位老先生的举动感动了他,并为他打开瓷器收藏的大门。
那是1993年的夏天,于国杰已经收藏像章很多年了。有一次,一位朋友找到他说,他老爸知道于国杰收藏了很多毛主席像章,想来看看,结果老人一看,被深深震撼了,当时就特别激动,非要邀请于国杰去他们家看一样东西。到了家,只见老人将一只用红布包裹的白瓷大茶壶捧了出来,茶壶上印着毛主席的画像以及宏伟的天安门,下面有一行毛体字:将革命进行到底。
老人家说,这个大茶壶是当年他和老伴结婚时买的,到现在40多年了,他们这一代人,就是由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培养起来的,所以,他现在决定将茶壶送给于国杰。于国杰一听连忙推辞说,“这可不行,这是你和大姨的结婚纪念物,我不能收。”老人非常诚恳地说,“送给你,其实就是委托你帮我保存着,我们这么大岁数的人,说走就走了,给你我就放心了。”
于国杰至今都清晰地记得两人当时的对话,他对老人说:“大爷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地保存它,让后人有机会再看到它。”从那以后,于国杰的收藏又多了一个项目,就是与毛主席有关的瓷器。
现如今,于国杰已经成为全世界收集毛泽东像章最多的人,完全可以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了。然而,他的收藏却远未止步,他说,收藏毛泽东像章是他人生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收藏没有止境,只要他活着,就永远在路上。
红色章魂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 威海毛泽东像章博物馆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威海毛泽东像章博物馆 :鲁ICP备2020035289号-1